狗狗耳朵肿胀怎么回事?
耳道炎又称外耳道炎。是发生于外耳道的慢性皮肤疾病,与局部刺激和外耳道潮湿以及病原微生物滋生有关。 常见于肥胖人群、糖尿病和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长期使用抗生素、皮质类固醇或抗疟药物的患者也容易患上耳道炎。游泳时水渗入耳朵也易引起本病的发生。
症状
早期表现为外耳道痒感及灼热感,继而出现疼痛不适,患耳周围淋巴结肿痛,并可放射至头部,当继发感染时可出现发热等全身不适反应。 检查可见外耳道潮红、渗出性分泌物流出,若继发感染则可见脓液流出。分泌物涂片检查可见大量细菌生长,如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必要时可行分泌物培养以明确致病菌的种类并给予针对性治疗。 急性期应注意保持外耳道干燥,避免进水防止感染,可在医生指导下给予抗生素滴耳剂,每日数次;也可将适量呋喃西林溶液滴入耳内,待其自行流出后外涂抗生素软膏。 慢性期除注意上述事宜之外还可采用红外线照射或超短波透热疗法促进炎症消退。
诊断
根据病史和临床表现多可确诊,但应行耳镜检查及分泌物镜检以明确诊断。 可参照下述标准对耳道炎进行分级以便实施个性化处理方案。 1)轻度:无自觉症状,无需特殊处理。
2)中度:瘙痒,偶有灼痛,无全身不适表现。 ①可仅采取一般措施,包括减少外界刺激(如避免接触噪音环境和使用耳机)、保持外耳道清洁干燥、避免挖耳等不良习惯;②可使用含有薄荷脑成分的止痒剂涂抹患处;③可适当使用抗菌凝胶、油膏或乳剂以预防细菌感染;④必要时可行超声波理疗。
3)重度:持续性瘙痒且伴有灼痛,有时会出现外耳道狭窄,常伴全身不适症状。 ①可根据病情口服或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进行治疗;②可采用低频声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并减轻炎症反应;③可酌情使用镇痛剂缓解症状;④对于病程迁延者可采用超短波透热疗法或氦氖激光照射以达到消除炎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