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狗狗得了狂犬病?
1. 症状 狂犬病的临床症状可以分为3个主要类型,即狂暴型、麻痹型和潜伏期。绝大多数患犬为狂暴型(99%),临床观察发现以幼龄犬发病者居多;其次是麻痹型(8%),潜伏期为4~8周不等;而狂暴与麻痹混合型较少见。临床上以狂暴型最为多见且最具有特征性。该病潜伏期平均2~8周,通常为3~6周。其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三期,即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① 前驱期:患犬精神逐渐亢奋或抑郁,烦躁不安,嗜睡,食欲减退,饮水增多等,但很快又表现为厌食。动物眼神异常,如目光呆滞,喜藏暗处,对光、音、触刺激反应敏感,如灯光一照就立即躲藏起来,轻微的声音即可使它受到惊吓等;口腔分泌物增多,如唾液流涎,吞咽困难,舌伸出口外不能缩回等;易激怒、爱咬人,对周围事物有陌生感,常无故吠叫和恐惧不安等症状。此时犬的体温可升高至39℃左右,有时高达40℃以上,但一般不超过41℃。
② 兴奋期 :此期持续约2-10天,少数可达半月之久。患病犬只极度恐水,听见水声就会全身颤抖,无尿分泌,见到水和光亮的地方会不由自主地逃跑或用爪子拍打水面或用手遮掩眼睛。因此,在狂暴、忧郁状态中出现畏光、畏声,喜欢黑暗僻静之处,不愿外出,甚至夜间卧伏于阴暗角落等处。有些动物表现攻击行为,甚至咬自己的尾巴,吃粪便,啃咬木物或啃咬主人的脚,甚至出现自伤或伤人的现象。患病动物常表现为神经质,行动迟缓,步态蹒跚,游泳时见水就逃窜,爬楼梯时也怕光惧声。
③麻痹期:该期持续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一般为7-10天左右。病犬表现出明显的麻痹症状,行动困难,行走不稳,后肢及头部感觉减退,肌肉松弛无力,最后麻痹,瘫痪,呼吸微弱而不规则,心跳加快变浅,反射消失,终至死亡。
2. 诊断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基本可以确诊。
3.防治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故重在预防。
① 免疫接种:我国采用被国际兽医局认可的WHO推荐的5剂疫苗进行免疫接种,每剂间隔3~4周。 ② 消毒处理:对环境、物品进行消毒,并防止被犬咬伤的人员被抓伤或咬伤。 ③ 治疗原则 :对症治疗。 ④ 治疗措施:
a. 控制兴奋期:当犬进入紧张兴奋阶段时,应及时给予大剂量抗惊厥类药物,如苯巴比妥钠注射液,每日按体重注射3mg/kg,连续用药3-5日。同时可应用小剂量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和镇静药物,以防止发生癫痫发作引起意外。
b.保护胃肠黏膜:可应用止吐药,如胃复安肌内注射,每次0.1~0.2mg/kg,每天2次;也可应用阿托品肌内注射,以解除胃肠痉挛,减少呕吐次数。
c.增强机体抵抗力:可适当补充体液,纠正电解质紊乱;静脉滴注葡萄糖溶液加Vc及VB族,必要时可用ATP和辅酶A;同时,应加强护理,注意保暖,避免继发感染。
d.局部伤口处理:如果病犬出现严重舔咬咬伤部位或者继发性感染则应行手术治疗,清除坏死组织,用0.1%高锰酸钾液洗净创口,然后用灭菌干燥敷料覆盖,并用绷带包扎固定于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