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熊细小病毒怎么引起的?
细小的病原体是小狗肠道中的病毒,叫蛔目细犬瘟热病毒属,有DNA和RNA两种类型。 其中,DNAT类型的又称“犬瘟热病毒”;RNT类型的又称“犬腺病毒”。 “犬瘟热病毒”,是单链DNA病毒,大小大约200nmX150nm,外形类似大头针,属于嗜呼吸道病原体,可以侵袭各种组织细胞,但是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
“犬腺病毒”,有A、B二型,属于双链RNA病毒,外形类似棒状病毒,对消化道细胞有较强亲和力,主要侵犯胃肠道黏膜上皮细胞。这两种病毒常与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引起幼犬呕吐、腹泻,严重时发生脱水死亡。
以上二种病都是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疾病,所以应该严格消毒护理,防止交叉传染! 一、如何预防
(一)注意卫生 1.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改变喂水随意性,减少病源侵入机会。 2.加强饲养管理,做好驱虫工作。 3.定期消毒,尤其是犬粪便及污物的处理,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传播。 (二)及时治疗 当犬出现体温升高(39~40度C),精神变差,嗜睡,厌食甚至拒食,呼吸频率加快,伴有干咳,流鼻涕,结膜发红,分泌物增加,尿量减少等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造成不良后果。 二、如何治疗和护理 (一)一般疗法 纠正电解质紊乱,补液,止泻,止吐。 (二)针对性治疗 根据病因选择药物。对于病毒性肠炎目前没有特效药物治疗,可选用抗病毒药,如吗啉胍,板蓝根冲剂等;细菌感染可用喹诺酮类,如沙星类药物;寄生虫感染应使用驱虫药,如阿苯达唑。 根据临床症状,适当补充相关营养制剂,特别是维生素和氨基酸。
(三)外科手术 对于严重呕吐腹泻,经补液治疗不能纠正电解质紊乱,病情持续严重的病例,应进行外科诊治,清除胃肠道内腐败食物,减轻胃肠道负担,从而改善全身症状。 对高度可疑病毒感染的动物,应及时隔离,并对其粪便等进行严格消毒,防止疫情扩展。 在疫苗免疫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动物有无不良反应,并及时做好相应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