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能打几次狂犬疫苗?

查敬一查敬一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我们要明确注射狂犬病疫苗的目的是什么——预防发病。而注射疫苗后是否会产生抗体,即到底能否达成这一目的,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疫苗质量、接种手段和受种者个体反应等都属于不确定因素。 我们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即注射多少剂次的疫苗才能达到预防目的。但我们可以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或向专业医师咨询等方式来了解自己注射的疫苗的类型以及产生的抗体是否可以预防发作(以狂犬疫苗为例)。 2016年的一篇研究[1]显示,被注射了48例5次接种程序的狂犬疫苗后,抗体水平随着接种程序完成逐步上升,有39例(79.66%)达到保护性抗体水平;另有1篇2017年的研究[2]表明,94.1%的患者血清出现中和抗体,并且抗体水平与抗体阳性率存在正相关关系。绝大多数人接种五针程序的狂犬疫苗后都能产生足够的抗体,只有极少数(约5-10%)可能不会产生抗体(这些抗体阴性的人通常不会表现出疾病的症状)。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内容中提到的“足够”和“不产生抗体”的标准是通过大量试验结果归纳出来的,并非针对某一位特定的受种者。因此单纯根据上述内容来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补种或者重新接种是不合理的。 要想确切了解自身的情况,应该及时向专业医生进行咨询。如果打完疫苗后出现低热、乏力、出疹等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让医生评估是否与疫苗接种有关。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虽然接种疫苗后产生抗体的比例很高,但免疫过程是复杂的,不可轻视。如果发现抗体水平下降,应及时注射加强针。对于长期暴露在危险中的特殊人群,如饲养员、兽医、野外工作人员等等,除了按规定注射疫苗外,还应定期检测抗体水平和接种抗毒素。

詹悦栏詹悦栏优质答主

狂犬疫苗接种程序是全程打五针,但有些人由于自身存在的一些疾病,或打疫苗后发生严重过敏反应,就会影响到免疫效果。一般是在打完疫苗后,间隔10天或30天后,检测抗体滴度,没有达到合格标准0.5Iu/ml,需要进行加强打疫苗,加强针也是打两针。

如果从事高危职业,经常接触犬类,可以隔1至3年打一次加强针。如果被疑似携带病毒的猫狗抓咬伤以后,可以根据最近一次打疫苗的时间,结合抗体滴度来决定是否要打疫苗。如果抗体滴度大于或者等于0.5Iu/ml,可以不打疫苗;如果抗体滴度小于等于0.5Iu/ml,要进行注射疫苗。

如果间隔着很久,比如2到3年、5年,甚至10年,再次被猫狗抓咬伤,这种情况下要注射狂犬疫苗。狂犬病的潜伏期有长有短,长的可以达到数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但是临床上1到3年发病就非常多,所以在这个时间之内打狂犬疫苗都可以。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