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的眼睛是棕色的?
人的眼睛是由眼皮、眼珠(晶状体)和眼角膜组成的,而眼皮又由上下眼睑和肌肉组成,在眼珠(晶状体)前面覆盖着一层透明的黏膜,叫做角膜。
这层角膜把眼珠的内部结构与外界隔开,形成所谓的"黑色"或"褐色"瞳孔的缘故。这就像照相机上的镜头一样,它能聚光成像,但本身是没有颜色决定的。如果把它取下来放在阳光下,也会产生不同的色彩变化,这与镜片不同折射率造成的色差是一个道理。
所以,从本质上讲,人的眼睛没有黑眼球和白眼球之分,只有透明的角膜和含色素沉淀的角膜细胞(就是平时所说的「虹膜」)。 所以你看到的黑眼球其实是虹膜的颜色。 有些人虹膜中色素含量少,整个虹膜看起来比较透明,可以看见灰蓝色的巩膜(也就是传说中的白眼仁儿……);有些人的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整体呈棕黑色,看不到灰色的巩膜。 这跟遗传有很大关系。比如我,天生就拥有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嘻嘻)。 而有的人却相反,他们即使在不转动眼球的时候,也能看到灰蓝色的巩膜,这种情况被称之为“蓝视者”(Blepharophilic),大约占总人口10%的比例。 这些遗传基因决定了你眼睛大体的模样,而环境影响着你眼睛的细节特征——如果你的父母中有人是“蓝视者”,那么你在受遗传影响的前提下,还有可能成为“蓝视者”。不过,一般情况下这种影响是很微弱的。
除了遗传外,年龄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随着年龄增长,虹膜表面的纹理越来越模糊,从而使得眼睛变暗。这就像是照相机的镜头,用的时间长了表面会磨损,光线经过的时候自然会分散,导致照片不清晰。
一些老年人总是认为自己的眼睛视力下降了,实际上可能是他们的虹膜变淡了,此时如果及时补充富含花青素的膳食,例如多吃深色蔬菜,就可以重新找回清晰的视界。 最后,提醒一下,不要相信网上流传的“吃胡萝卜能治好近视”的说法!!!除非你想尝尝胡萝卜汤的味道,否则请不要把生吃或者熟吃胡萝卜当做成治疗近视的偏方。 (▼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