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朵应该掏多深?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过这种疑惑,就是觉得自己的耳朵好像不怎么通气,感觉有东西堵住了,然后耳道内很痒,总想用手去挖出来,越挖越痒,恨不得将所有的脏东西都挖出来。虽然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又忍不住去做,这就是外耳道的正常生理功能表现,叫做自洁作用。 我们的耳朵是凹凸不平的,外侧有个耳廓,可以将声波扩大并汇集到中耳鼓室;中间有个耳道(外耳道),并不是直的,而是有两个弯曲,有一个喇叭口(叫做鼓膜);最里面是个椭圆形的鼓室,充满气体。整个耳道和外耳道由软骨、肌肉和皮肤覆盖。
平时我们听到的声音就是通过这个通道传入内耳的。这些结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听觉通道。 通过这个通道,我们可以听到各种声音,这些声音通过我们的头部运动进行定位,从而区分不同距离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而且我们在说话的时候,声带发出的声音也是通过这个通道向外发散的。
外耳道和中耳鼓室是对外界声音振动的放大器,耳膜将声音振动放出电信号传给大脑相关神经元,而外耳道和中耳鼓室的构造使得我们能够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这些频率在我们每个人的耳道都是不一样的。 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特点,耳道内有自净作用。我们用手指按住耳道轻轻揉动,就能清除一部分耳道内的耳垢(耵聍),还有一些不愉快的声音。但是这样做很容易使耳道感染,产生炎症反应。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主张用特制的掏耳勺深入耳道内部清理。因为耳道是有一定的容积的,你很难判断你的掏耳勺是否已经触及到了深部的鼓膜,如果你很幸运,你的掏耳勺并没有碰到硬物,那么还好,如果你的力度掌握得好,也不会对鼓膜造成什么损伤。但如果你运气不佳,你的掏耳勺碰巧刮伤了鼓膜,虽然你不会马上感觉到有什么疼痛感,但损伤已经造成了,只是你还没有察觉而已。
一旦你继续用力搔刮耳道,就可能把你的耳道弄个“底儿朝天”。有些人的耳道比较窄,有些人甚至是“扁脑壳”,这样就很容易使一些灰尘、异物进入耳道深处,若此时你正好用手指抠了抠耳道,就更可能把这些杂物扣得深深埋入了耳道内。当你晚上脱衣服或者早晨起床后摸耳朵时,手指不小心触碰到这些异物的尖端,你会马上感到一阵刺痛,这时你再想起昨晚或上午自己胡乱掏耳道的行为,不知会作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