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清理耳朵的污垢?
人的外耳道皮肤很薄,接近半透明,上面分布着耳毛(比头发细软)和耵聍腺(有润滑和外排作用,俗称“油耳朵”)。每天,耵聍腺分泌的油脂可以滋润、保护外耳道皮肤,并通过咀嚼上下运动,使其附着于耳道壁而自然脱落。 当然,每个人分泌的分泌物量不同;有些人体液代谢旺盛的人,耳道内常有少量湿漉漉的头发丝状物,属正常生理现象,不必理会。
然而有些人耵聍腺分泌的油脂较多或外耳道狭窄、不易清洗,加上平时不注意清洁,容易在耳道里积存厚厚的脏物,即俗称的“耳屎”。这些积存的耳屎若沾附在外耳道上,可形成团块,当头位变化时(如抬头、低头、侧卧),可因压力变化使团块与鼓膜之间产生相对滑动,从而发出声音,像“嗡……”那样。
这种情形下,只要勤剪指甲、保持个人卫生,一般不会有不良影响。但如果卫生状况不佳,或由于全身营养状况较差导致抵抗力低下,那么外界的微生物就可能侵入而发生感染,出现耳道流脓等症状。这时,应该及时就诊治疗。 在积极治疗的同时,家庭护理也非常重要。正确的清耳方法应该这样——先用干净纸巾擦去耳道外部沾染的汗渍及灰尘等,再用耳道器械如棉签等轻轻深入耳道,仔细擦拭内外耳道皮肤,最后用同样的方法洗耳道内部。 需要提醒的是,尽管我们使用的棉签是特别设计的医用棉签,但毕竟尖头较硬,因此不能用其直接深入耳道深部清除耳屎。如果耳屎结成硬块,可用消毒针头挑除,但不要自己盲目挑刺以免引起耳道损伤及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