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为什么耳朵下垂?
首先,要分析狗狗的耳道结构,耳道由外耳道、鼓室气腔和听神经组成。 (一)外耳道 外耳道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可因犬种不同而有差异,但多呈弧形或半圆形的通道,两侧耳道对向尾尖部,在耳道入口处的皮肤有一圈皱褶称为“耳屏”; 在耳道的外壁上,有很多又细又深的皱褶即“耳毛”,这些耳道结构使外界声音能够进入耳朵内。 (二)鼓室气腔 在耳道深部有一个椭圆形的密闭空间,中间有一条带状的结构将这个密闭的空间一分为二,这条带状的结构就是鼓膜(又称耳膜),中间的窄带被称为鼓室肌。 声音就是通过鼓室肌的收缩而振动的,这种振动通过鼓室的侧壁而传导到螺旋神经节,形成听觉。
当一条狗刚出生时,它的耳道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耳道壁是立体的,而非现在这样的扁平状,所以此时宝宝的耳朵是不容易进水的。但当它们长大些后,如果爸爸妈妈没有帮它们清洗耳朵的话,那耳朵进水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而进水后会导致耳道浅表细菌滋生,出现臭味,以及引起炎症反应。此时若家长不当回事,不进行及时的处理,则很可能会影响宝贝的听力。 有些家长看到宝宝有耳朵进水的情况发生,会立即用手电筒照射宝宝的耳朵,查看有没有水进入。这种做法其实是很不可取的,因为光线直射眼睛,会伤害幼儿的视力。
那么,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什么呢? 当发现孩子耳朵进水时,应迅速将孩子的头偏向进水一侧,并用相同的姿势(如弯腰),让孩子自然甩头,使进水侧耳朵下方的头发自然地贴向面部,这样就能将水倒出来了。若仍不行,也可用干净柔软的纸巾,轻轻插入孩子的外耳道,来回转动擦拭,但动作一定要轻柔。 需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手指直接去掏耳朵,因为手指甲可能是清洁力度最大的工具了,而且手指伸入不易控制力度和深浅,一旦戳伤耳道甚至鼓膜,后果会非常严重! 其实,预防比处理更重要。只要注意日常的清洁护理,耳朵进水的情况是可以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