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耶可以驯乖吗?
首先,要说明一点是,所有的狗狗都是可以被“驯”的,所谓的“训狗”其实指的是训练狗的一种行为或者技能。但是“驯服”这个词可就不太好解释了。因为“驯服”往往含有“战胜、克服”的意思在里面。也就是说你所说的“驯服”有可能是在问“是否能打败狗狗”的意思。而这是不科学也不合理的。 下面来具体讲讲关于“驯养”和“驯服”的问题,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对“驯养”的概念有一个界定——所谓“驯养”,是指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有意识地对动物施加影响(如培养感情、教以动作、控制遗传等)使得其能够按照人的愿望进行活动。 通过这个定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几条结论:第一,能否对动物进行“驯养”取决于动物的智力水平;第二,“驯养”的行为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时间并且需要人不断地投入精力;第三,“驯养”的目的都是对人有利且有限度的(如提供毛皮、肉或劳动)。
现在我们回到最初的问题:是不是智力的水平决定了动物能不能被“驯养”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决定宠物狗能否被驯养的并不是它的智商高低,而是它所具有的能力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一种生物若不具备一些先天(遗传)的优势,那么再努力也不可能达到另一个物种的水平。比如我们想让一只蚂蚁学会爬树那就得费很大劲,而且就算学会了也很快会忘掉。但让一只蜜蜂学会爬树就轻松多了(只要不是遗传缺陷),即使忘记了也能再次学会。这是因为蚂蚁不具备像蜜蜂那样能够飞起来的能力,所以任何细微的动作上差别对于它们来说都是巨大的,很难学习。而对于宠物狗来讲虽然某些基因决定了它能聪明或笨,但它毕竟作为哺乳动物,拥有比较灵活的骨骼和肌肉,再加上后天的练习,很多行为是可以实现的。
这里还需要提到的一点是人们“驯养”动物的历史。有些动物之所以能被“驯养”是因为人们拥有足够的时间投人到对它们的“驯养”中并一直持续下去直到产生预期效果。比如马、驴等等之所以能被人“驯养”就是因为它们的智商能满足人们不断重复地指令要求。而且这种训练是要从幼年就开始进行的。 总之,只要是智商水平允许的,一切行为都可以通过训练实现。所以不能盲目迷信所谓高智商动物就真的了不起,那些低智商的动物就只能干蠢事。一切都是能力和努力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