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为什么会无缘无故咬人?
首先,并不是所有狗狗都会无故咬人! 要知道,在自然状态下,狗其实是属于胆小怕事的动物,它们的攻击性并不高。对于绝大多数的狗狗来说,是并不会主动袭击人类的,除非人类故意挑衅或者不小心踩到了它们,此时狗狗才会产生防御行为甚至攻击。 所以,如果一条狗在没有刺激的情况下突然袭击你,一定要仔细回想有没有做什么让它误会的动作;如果一条狗对你表现出明显的攻击行为(比如低吼、流涎水、伸脖子等),不要靠近或抚摸它,因为这时你的任何举动都很可能激怒它并导致后果。
当然,也有一些狗会非常热情地舔你手、抱你腿、想跟你玩,这时候如果你不想被它咬的话,最好别轻易把手放它嘴边,否则…… 毕竟对于大多数的狗狗来说,“不咬”这个指令要比“咬”难很多,而且很多时候它们并不了解你的想法,只会根据自己的喜好行事——比如看到你拿着一根骨头,它们会以为你要跟它玩,然后就会跑过来抢;当你手里没有食物的时候,它们可能就不太愿意接近你了。 所以,当一只狗想要跟你玩耍却不明白你的意思时,它们往往会很“受伤”——明明看到你在跟我摆手,为什么却不理我呢?于是,为了达到目的,它们就会采用“咬”这个最简单有效的方法了。
其实,狗有80%以上的概率是因为认为对方侵犯了它的领域才发动攻击的。但是,所谓领域并不是说家养狗家的门口或流浪狗经常呆的地方这么简单。每只狗心目中的领域都是非常复杂的。有的狗认为沙发是它的领域,坐在沙发上的你就是侵犯者;有的狗认为拴它的铁链是它领域,当你解开或者打结的时候,你就是侵犯者。总之,没有原因其实是我们人类没有意识到真正的原冈,而不是狗本身没有原因。
从进化的角度看,是因为存在能够保护自己领地的狗,导致该物种整体生存率提高,而那些不具备这种能力的狗被淘汰了。狗的攻击行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从它出生的那一天起就拥有攻击能力,没有任何必要为拥有该能力感到不安或者自责。
当然,保护领域是本能,而攻击是行为。同样的本能导致的攻击行为却有不同的结果,这取决于后天习得的经历与经验。试想一下,如果狗的一生中,在保护“领域”时都能够达到目的——驱除了“入侵者”,那么,它的攻击行为肯定会强化。反过来讲,如果狗在“保护”领域时,不但没能“驱逐”“入侵者”,还被“入侵者”暴揍了一顿,下次再遭受类似情况时,它很可能不会选择进攻。这个“入侵者”有可能就是驯养它的主人,也有可能是被主人所许可进入领域的人,如邮递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