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族箱滤材放哪里?
既然楼主已经解决了问题,那就把方法放在这里供其他有需要的人参考吧 (虽然题主已经解决掉问题…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答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在营造水族箱生态时,常会引入一些生物来帮忙去除水中污物,然而这些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而如果我们想自己构建一个简单生态循环系统,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两个小问题:
1.这些生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2.我们可以给它们提供这样的环境吗? 回答这两个问题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 我们建立鱼缸的初衷一般是为了观赏;那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观赏的目的。是人欣赏鱼(动物)的美?还是看植物在水环境中的状态?或是期待水族箱中能出现其它我们想象中的“生物”?…………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如果是希望水族箱能够繁殖出更多的动物来增加观赏性,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在鱼缸中加入能繁殖的生物;如果想要植物生长旺盛、种类繁多,我们就需要加入能良好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果是有其它特殊要求的,比如要饲养异形鱼,那么可能需要额外造景以模拟异形的原生地环境……等等。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评估我们的鱼缸是否能提供这样一个适宜的环境。以养鱼为目的的水族箱往往容易达到这一要求;因为鱼属于变温动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大多数鱼是可以直接喂食人工饲料来满足营养需求的。但如果是以培育水草或孵化水生动物为主的水族箱,评估的过程就要复杂得多了。因为我们不能直接通过添加药剂或者修改外部条件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所栽培的水草或准备孵化的动物的习性,然后为之创造接近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
当然,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不单纯从生物学角度去思考这个生态系统的构成,也可以从心理学层面进行分析。例如,我们从外观上改造鱼缸,改变光影、色调等都会影响我们对水族箱的观感,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暗示。如果能在打造生态缸的时候,结合灯光、背景布等一起考虑进去,就能更好地达成最终效果。 如果能在搭建水族箱生态时,同时考虑物理层、微生物层面、化学层面以及人类感官和心理层面,就能搭建出一个均衡且稳定的水族生态系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