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水族箱滤材放哪里?

束芸可束芸可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既然楼主已经解决了问题,那就把方法放在这里供其他有需要的人参考吧 (虽然题主已经解决掉问题…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要答题!) 这个问题的核心是,我们在营造水族箱生态时,常会引入一些生物来帮忙去除水中污物,然而这些生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而如果我们想自己构建一个简单生态循环系统,那么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就更多了…… 其实这个问题可以简化为两个小问题:

1.这些生物喜欢什么样的环境? 2.我们可以给它们提供这样的环境吗? 回答这两个问题就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更深一层的思考。 我们建立鱼缸的初衷一般是为了观赏;那么首先需要思考的是观赏的目的。是人欣赏鱼(动物)的美?还是看植物在水环境中的状态?或是期待水族箱中能出现其它我们想象中的“生物”?…………不同的目的会有不同的方式去实现。如果是希望水族箱能够繁殖出更多的动物来增加观赏性,那么我们就需要考虑在鱼缸中加入能繁殖的生物;如果想要植物生长旺盛、种类繁多,我们就需要加入能良好适应水环境的植物;如果是有其它特殊要求的,比如要饲养异形鱼,那么可能需要额外造景以模拟异形的原生地环境……等等。

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一步——评估我们的鱼缸是否能提供这样一个适宜的环境。以养鱼为目的的水族箱往往容易达到这一要求;因为鱼属于变温动物,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较强,而且大多数鱼是可以直接喂食人工饲料来满足营养需求的。但如果是以培育水草或孵化水生动物为主的水族箱,评估的过程就要复杂得多了。因为我们不能直接通过添加药剂或者修改外部条件来达到目的。这时我们就需要了解所栽培的水草或准备孵化的动物的习性,然后为之创造接近自然状态的生态环境。

当然,我们还可以更进一步,不单纯从生物学角度去思考这个生态系统的构成,也可以从心理学层面进行分析。例如,我们从外观上改造鱼缸,改变光影、色调等都会影响我们对水族箱的观感,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心理暗示。如果能在打造生态缸的时候,结合灯光、背景布等一起考虑进去,就能更好地达成最终效果。 如果能在搭建水族箱生态时,同时考虑物理层、微生物层面、化学层面以及人类感官和心理层面,就能搭建出一个均衡且稳定的水族生态系统啦~

储天崇储天崇优质答主

首先铺黄沙,然后再铺底泥,底泥不能太厚,1-2CM即可。小型水族箱的过滤系统可做一个自溢流盒,从水族箱的上方进水,溢流盒的下面排水,通过排水通道将水排到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再次将水压进水族箱。过滤盒内可填充生物陶粒等作为生物过滤以及过滤棉作为机械过滤。这样能起到基本的过滤作用,而硝化细菌等有益菌可慢慢繁殖,逐渐达到全缸的清洁水质的标准。

如果再放上几只活虾、几尾活鱼、几只螺蛳就更好了,这样相当于给过滤系统加了一个小型地槽,能很好的促进硝化系统的壮大。而硝化系统壮大后对藻类能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果硝化系统还没完全建立,就放入大量的鱼,大量的鱼不断排泄,导致水质一时间恶化,很可能导致藻类疯长。

如果对水族箱没多大兴趣,不想打理,可以在网上买几只泥鳅,泥鳅专吃藻类,各种藻类都很爱吃,而且它晚上活动,白天休息,不会抢其他鱼的风头,是去除藻类最好的生物办法。但是它会吃其他鱼的卵,这点要注意。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