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猫为什么叫声不一样?
猫咪的声带与人类不同,它们的声带位于喉咙里,而不是在胸腔中(就像狗一样)。因为声带的生理结构与我们人类并不完全相同,所以它们无法像我们一样发出清晰、简单的语音。 事实上,猫在发声时,是利用喉咙中的甲状软骨上下移动来传递声音的。甲状软骨是喉头内部的一块软骨,在说话或歌唱的时候,会由于气流的作用而上下运动。不同的发音动作会使甲状软骨产生不同的形状变化,从而发出不同的声音。 当猫发出“咕”的声音时,是由于气流的冲击使甲状软骨向下弯曲发出的;而当猫发出“咪”的声音时,则是由于气流冲击使甲状软骨向上突起而发出的。 猫在“喵”“唔”“嗯”等时候也是依靠改变了的甲状软骨的形状来发出来的。虽然这些声音听起来像是在叫“妈妈”,但却是来自于不同的发音器官。
对于猫咪来说,每个字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它们就需要用不同的声调、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音量来表达不同的含义。它们会不断地练习各种发音方式,以寻找最适合自己表达的“词汇量”。
不过,虽然猫咪能够发出不同的音,但是它们却无法像人类一样将不同的音组合起来发出有实际意义的声音。当它们想表达“食物”的意思时,就只能不停地重复“饭饭”,而不能说“饿”或者“想吃”。同样的,当它想要你帮忙舔毛或是梳洗的时候,也只能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米西”,而无法说出“吃”或是“要”。 当然,猫咪也有自己的语言缺陷,比如无法发出“sch”、 “th”以及许多包含元音的词,这会让它们在日常的交流中遇到一些问题。
例如,当猫咪想要告诉你它们讨厌某样东西时,可能会重复“斯”“嘶”的声音;当你不小心踩到它的尾巴时,它会生气地“嘶”一声表示不满;而如果它饿了想找你讨食,可能会说“思思”... 不过,尽管猫咪不能像人一样使用复杂的句子结构,也无法准确地表达某些意思,但它依然可以向你传达大量信息——从简单的一个音节到一个完整的句子,从抱怨到询问,从威胁到你的安全到请求你的帮助,只要有你在身边,就有无数的语言表达机会。 这不正是所有语言的目的吗?让人与人之间保持联系,让动物与主人之间建立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