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的比熊要断尾吗?
很多没有断尾习惯的国家,一般也不会选择断尾。
例如德国,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的专家以及一些国际性专家提出,犬尾巴包括尾骨存在着很多神经和神经联结点,如果实施断尾,很容易对狗的心理和智商产生不良的影响。
事实上,大多数有识之士都认为断尾是不必需的,“自然才是真正的美”。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断尾法已经渐渐被抛弃了,包括在美国,更多专家也提出断尾是不必要的。不少养比熊犬的粉丝们也纷纷发出呼吁,希望比熊的父母们,不要断了比熊的尾巴,让比熊们永葆一生快乐。
比熊为什么必须断尾?
事实上,比熊并不能算是德国原产的品种,真正意义上来说,比熊是源自于中国,而且是被饲养在皇宫贵族的殿堂中,身份高贵,在后来西欧国家经过几次犬展后,才选择把它引入到西欧各国,进行更进一步的犬种打磨,所以比熊是混血儿。也就是说比熊和贵宾犬其实算是同一种,只是口味更偏向法式(长嘴)和英式(短嘴)。
因为中国拥有更为悠久的犬类养成历史,所以中国对犬种的审美观念显然要比西方国家更加系统而丰富。其中,对尾部的要求就很高。对于中国而言,犬不是为了打斗,而是为了看守门户、休闲娱乐,所以中国更喜欢尾巴卷翘、活泼的犬种。而断尾则是为了使犬在作战时不会因尾巴而分散其精力,做到眼睛聚焦,并且可以避免在斗争中受伤,还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练武之人的欣赏标准,因为看武术电影都知道,演员们往往会切断动物的尾巴,这也成为一种普遍的装叉方式,而像比熊这种有长尾巴的犬种,为了显得更刚劲勇猛,也需要断尾。因为如果尾巴太长,在视觉上就会给人以软弱无力的感觉。所以,从审美和战斗的角度都说不通,比熊就应该有尾巴。
比熊断尾的几个阶段
从现在的资料来看,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熊才进入西欧国家,被西欧国家作为纯种犬来培育,而此前比熊是一种普遍的居家犬。真正的断尾(除战斗和娱乐需要外)是在20世纪60年代开始,目的是剔除比熊身上的野生基因,使比熊更加的幼态,和西欧其他的犬种融合后,看起来更加紧凑完美。
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特别是二战后,大量的美国士兵回到了故乡,也带回来很多其他国家的爱情。对于比熊断尾的事情,在美国也很流行,那时是50%的比熊有尾巴,30年代是70%的比熊有尾巴,90年代初,美国就只剩下15%的比熊拥有尾巴了。
当然,这样的数据也是存在局限性的,因为人们一般会给自己的爱犬剪断尾巴,而不会把其自然死亡。
20世纪80年代,比熊成为法国最具影响的八个犬种之一,与此同时,不尾的比熊开始受到人们的欢迎,比熊的尾巴被看作是一个重要的选择标准。
到了1993年FCI(世界犬业联盟)将比熊和贵宾犬区别开来,严格加以区分:比熊是不长卷曲毛的贵宾。从此此后,比熊和贵宾分而治之,两种开始走上不同的发展道路。比熊不再是贵宾的一个型,而是作为一个完全独立的犬种。
自此以后,贵宾(含泰迪)一直致力于塑造卷曲密茂的毛发,比熊则保持简约自然的形象,以突出比熊自然、古拙的天性。
现在,比熊一般都是断尾的,因为现代社会对于犬种的审美观多为西方国家的模式,当然也包涵很中国的一些喜爱犬的爱好者。
在现时代的选拔活动中,比赛的都是没有尾巴的比熊,有尾巴的比熊,即使再优秀,也是得不到优秀的名次的。现在的赛场,基本上都是优选无尾的比熊,即使是贵宾,也有很多不切断其尾巴的,而在德国等国家,贵宾也是保留了其尾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