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饭前磨爪怎么回事?
人有习惯性,猫也不例外,其中很显着的一种便是“门前铲”。猫科动物,尤其是家猫,许多都喜在墙脚、柴堆、床下及门前等地方磨爪子。在习惯上,猫有时用爪抓搔、磨擦物体,是表示亲和的“握握”手势;有时把身上的毛刨光,是表示不高兴,甚至愤怒,在这一点上与狗不同。但如果在物体上磨爪,其爪必利,这说明爪子的磨利与其神经功能很有关系。
科学家们研究认为,猫的“门前铲”这一习惯,是由于当时猎食生活所形成的。因为猎食动物都是处于运动状态,而要抓住猎食动物,除了要具备灵敏、飞快、轻盈等条件,更有利于抓住猎物,使得猎食动物逃跑时不得不磨擦物体,以减少逃跑阻力。同时,使爪子在磨擦中变得锋利,有助于抓住猎食动物。而在平时家养生活,这一习性仍然得以保存。
但如今的猫,已不需要靠磨爪子来获取食物,那么为什么会仍保持着这样的习惯呢?对此,英国学者爱默森经过多年研究认为,猫在磨爪子时,并不是为了真正地要抓伤对方,而是一种态度:表明友善,邀请交配,威吓和其他意图。爱默森还提到,猫在磨爪时常用的“猫步”也是具有威吓作用的:两足迈开来如同老虎走动,是战斗或逃跑前的一种姿态。
对家中正在生长的幼猫来说,磨爪子是它不得不学的第一件事,因为父母猫很少教它怎样抓挠东西,而全由它自己学习。开始时,新手猫在随便抓挠的过程中,偶然也会磨损指甲而感染病菌,但身体的免疫力会增强。正如人一样,小时候磕着、碰着,长大后就不以为然了。最后,爱默森提出,要制止猫的这种习惯并不是不行,但非常困难,唯一的方法是尽早地让它学会欣赏人和猫的情谊。
爱默森还指出了人类应学习猫的一些好品质:如独立精神、好奇心和想象力。由于猫不常洗澡,所以猫身上总带有细菌的挥发物,这种挥发物对人的嗅觉而言,是十分刺激的。尽管许多生物学家称这种挥发物对人有防治感冒、抗菌消毒的作用,但爱默森却认为它对预防人类疾病没什么好处,至少对人类的口鼻是没有益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