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会有皮肤痒症状吗?
皮肤痒是狂犬病发病早期症状。咬伤部位皮肤瘙痒,尤其在睡眠和阴雨天。也有的病人是首发症状为皮损,多发生在颈部、腋下和腹股沟。表现为湿疹、红斑或丘疹,也有出现鲜红色丘疹或水泡者,水道周围的粘膜和皮肤常是病损的重点部位。也有人认为,这种情况是继发细菌性感染,因为,在被狗咬伤或抓伤的早期,常有轻度局部炎症,表现为红斑、丘疹和湿疹。
初期症状
狂犬病的初期症状,一般发生在咬伤后0~7天。大部分病人初期症状轻微甚至几乎检测不出狂犬病毒,症状较重者,初期症状多为低热、疲乏和背部瘙痒,偶尔也有产生抗体的病例。有报告认为,皮肤瘙痒存在于狂犬病的初期,一般位于咬伤处及其近旁的神经纤维周围的神经韧带中。瘙痒持续2~4周后消失,也不存在其他症状。也有专家认为,这种皮肤瘙痒可能是病人机体对病毒的早期反应,与动物咬伤或抓伤无关。
狂犬病的早期症状,因狂犬病毒致病途径的不同,还呈现出不同的临床症状。据专家介绍,若狂犬通过伤口或黏膜侵入人体,则症状严重,早期出现急性全身性实质性心肌炎、肺水肿和脑水肿。这种类型的病人一般多在24小时内死亡。若狂犬通过牙粘膜侵入,即典型的狂犬病毒感染,症状一般轻微,小部分病例于发病1~7天后死亡。
狂犬病 发病过程
典型病程如下:
1、前期:往往有轻微的不适,无显著全身症状。
2、兴奋期:患者对声音,光线,风等刺激敏感,会产生惊慌,恐惧,极度兴奋,肌肉痉挛,多汗,面色苍白,心烦,心悸,呼吸急促,胸痛,恶心,呕吐,周身不适,头痛。
3、麻痹期:疼痛或麻痹部位自四肢末端向中枢神经方向逐渐发展,咳嗽,呼吸困难,消化道痉挛,大小便无法自理。
4、死亡前期:急性心力衰竭,呼吸极度困难,大汗淋漓,皮肤湿冷,脉搏数的病理体征,患者陷入昏迷,很快死亡。
狂犬病的病发率极高,但人们不必过于恐慌。专家介绍,病犬是没有毒性的,即便是被病犬咬伤,只要严格按照规定及时彻底治疗,是不会致病的。
对于狂犬病,应加强预防措施,尤其是切断传播途径:
1、消灭传染源
彻底冲洗咬伤部位,消毒,进行彻底清洗,若有残留的药物残液,可涂以1%碘酊或其他抗菌药,再用医用脱脂奶粉封闭涂搽。医生应仔细检查,以便发现潜藏狂犬的病毒,进行灭菌消毒。被狂犬咬伤或发现狂犬病的病人,都应先将病犬杀死,并消毒,进行彻底清洗。
2、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狂犬病,还应尽量减少狂犬病的传播,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对暴露于狂犬病的动物,要彻底冲洗其口腔分泌物,同时充分冲洗伤口,有条件者可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以阻断病毒的运输,对伤口严重的应积极治疗。
3、保护易感人群
狂犬病毒的抵抗力极弱,在一般室温下消毒剂易将其消灭,但紫外线和干燥,过饱,摩擦和挤压都可以使其丧失活力。所以,生活中只要注意不让宝宝与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接触,就可以避免感染狂犬病毒,进而避免狂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