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蜱虫病有几种?
蜱虫病临床上有发热、焦躁、血小板减少、肝肿大、黄疸和肺出血等临床表现。本病流行于北美洲和南美洲,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易感。
蜱虫病有如下几种:
1、流行性出血热。
我国主要流行的有肾综合征出血热和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两种。
肾综合征出血热:该病又称流行性出血热,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传染病,它是一种典型的动物源性传染病,鼠类为其自然宿主和主要传染源,发病有人群和地区差异,农民是该病的高发人群,从事农业劳动、建筑和旅游人员发病较多;疾病地区分布与家鼠型、野鼠型鼠类分布一致,华中、华东和东北地区为主要疫区。该病主要通过鼠类携带的病毒通过血-口、呼吸道及虫媒等多种途径传播给人,导致人发病。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该病是由一种新型病毒——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病毒引起的,该病毒经蜱传播,蜱是主要的传播媒介。该病于2009年首次在河南蜱虫病的临床特征分析湖北发现,发病地区主要集中在河南、湖北、山东、安徽、辽宁等省。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每年4~10月为发病季节,尤其5~7月为发病高峰。人群普遍易感,以农业劳动者为主要发病人群,50岁以上人群发病较多。
2、脑炎
蜱虫病分为新疆出血热、森林脑炎和北亚蜱虫病等31种。我国主要流行的是北亚蜱虫病和森林脑炎。
北亚蜱虫病:该病由查菲埃立克体引起,硬蜱是该病的储存宿主和传播媒介。人主要通过蜱叮咬感染发病,也可因直接接触患者或患病的动物而感染发病。人群对北亚蜱虫病普遍易感,主要发病季节为春、夏和秋季。
森林脑炎:该病又称草脑或春末夏初脑炎,是由森林脑炎病毒引起的。森林脑炎病毒是一种人和动物共患的自然疫源性疾病,该自然疫源主要分布于北纬30°~70°之间,约有20多种啮齿类动物和30多种禽类动物可能带毒。我国东北地区是森林脑炎的主要自然疫源地。
3、无形体病
由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引起的伴防治原则人类肉芽肿、黄疸热及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引起的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其传染源和传播媒介、流行季节、临床表现、防治原则均基本与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相似,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在河南等省尚无发现。
4、莱姆病
该病是螺旋体(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硬蜱是其主要传播媒介,该病在北美、欧洲以及亚洲一些国家均有发现,我国东北和华中等部分地区有本地感染病例的发现与报道,在河南等省亦有软蜱携带伯氏疏螺旋体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