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月大的狗怕冷?
狗的感知能力人类不可估量,很多人类觉得冷的时候它们并不会表现出类似人类的寒冷反应;但人类觉得很热的时候它们会迅速找个地方躲起来。 所以题主说的狗狗怕冷其实是指狗狗觉得温度过低、不舒服了而出现的“怕”,并不是指“冷”。就像小孩觉得衣服穿了太多不舒服了而“哭”一样。 那这种不舒服的感觉具体是怎么产生的呢?
首先,温度低导致皮肤温度降低产生冷感觉,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之一。 但皮肤温度下降的同时,皮肤的血流量也会相应减少。当皮肤温度和皮肤血流两者相互影响时,皮肤温度会降低到某个阈值,此时就会通过信号传导给大脑,形成“冷”或“寒”的感觉。 这个过程其实非常复杂且具有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也很多。比如:
1 、不同体型的同种动物或不同动物的相同体型,其皮肤对温度敏感的区域(感受器)及神经冲动传递的效率可能都不一样。也就是说,同样温度的环境,对不同个体的狗来说会有不一样的感觉。
2 、外界环境温度越低,皮肤中感受低温刺激的化学感受器神经元激活程度越强烈,从而传递神经冲动引起“冷”感。反之,外界环境温度越高,这些神经元的兴奋性就越低,传递也越弱。
3 、与人类一样,狗的汗腺主要分布在脚趾间、鼻尖、爪子等部位,而这些部位没有毛囊,汗液无法沉积在毛发中形成“汗泡”。所以狗不可能像人类那样依靠排汗来散热。那么对于狗来说,唯一可能的散热方式就是通过皮肤表面血管扩张,增加血液流动来带走热量(和猫咪相似)。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为了保持体温,皮肤表面的毛细血管会收缩,而汗腺会分泌汗液来蒸发散热。
4 、有研究发现,对于人类和猫等温血动物而言,低温引起的“冷”感可能是由脑侧室前视核(VLOP)中的P2X7受体介导的。而对大鼠和小鼠的研究显示,这个受体可能在低温的适应性调节过程中不起作用。这说明不同物种的VLOP可能都有识别低温的能力,但是调控机制可能有区别。 外部温度确实会对狗造成一定的“冷”感,但这种感官上的“冷”感和实际身体的冷却并无绝对因果关系——即所谓“凉感”,并非机体需散热导致的。而且这种冷热感还受到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等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