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矿物质有哪些?
猫咪的矿物质主要有18种,包括钙(Ca)、磷(P)、镁(Mg)、钾(K)、钠(Na)、氯(Cl)等无机元素和铁(Fe)、铜(Cu)、锌(Zn)、锰(Mn)、硒(Se)、钼(Mo)、钴(Co)等微量元素。 其中,钙、磷是骨骼与牙齿的主要构成成分;镁参与了体内很多酶的活性,对肌肉收缩、神经传导、细胞代谢起着重要作用;钾参与体内糖、蛋白质和核酸的代谢,调节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钠、氯参与电解质平衡的调节,对水分在体内起关键性调节作用。
这些矿物质在猫咪体内的含量一般不到体重的0.3%,但却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不可缺少的元素。 例如,当机体缺乏锌时,可引起厌食、异食癖、生长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严重时可发生皮炎或肠炎。而铁是组成人体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如果缺乏会致食欲不振、贫血及免疫力下降并诱发其他疾病。
某些微量元素虽然需要量极微,但对机体的作用却很大。比如硒,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够保护肝脏免受有害物质损伤,还可降低癌症的发生率。 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微量元素的过量摄入会对动物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因此只要供给动物足够的、均衡的营养物质,保持营养供应的稳定,就不会有中毒的危险。反之,如果营养素的不平衡超过了机体的代偿能力,则有可能出现相应的问题。 给宠物补充营养不要刻意追求“高大上”,合理膳食、营养均衡即可。
钙和磷是钙化组织的基本成分,例如软骨和骨头。它们还是催化各种机能(神经冲动,血液凝固等)的酶的活性成分。钙和磷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1:2.5),如果钙的吸收过多,那么就会造成磷缺乏。钙和磷缺乏,猫会产生软骨病。如果钙和磷过剩,会造成食欲不振和虚弱。
镁是与钙相似元素。如果镁缺乏,猫咪会产生神经肌肉问题。镁在体内,会自然形成一种溶解于酸性溶液的结石。猫的尿液属于碱性,因此会形成不溶的沉积物,严重时,会堵塞尿道。产生这种结石的原因有很多,例如品种,食品(太咸,所含蛋白质、镁含量太多等)和脱水现象(喝的水太小)。
钠参与细胞外液的水平衡的保持。它也是神经肌肉传导和催化酶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钠缺乏会造成肌肉衰弱,严重缺乏甚至会休克和死亡,钠过剩会造成脱水。
钾同样参与细胞内液的水平衡的保持。它也是催化酶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参与神经肌肉的传导。钾缺乏(通过尿液排出过多,呕吐,腹泻等)会造成神经肌肉衰弱,后又会造成心力衰竭。这种病尤其会传染给年老体弱的猫。钾过剩很少发生,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会损坏神经肌肉和肾脏。
铁参与血红蛋白和氧气的运送。铁缺乏会产生缺铁性贫血。铁过剩会造成中毒(呕吐,腹泻,嗜睡,失去食欲等),甚至会毁坏内脏器官,尤其是肝脏和肾脏。铁过剩会出现在猫咪舔食没有经过特殊处理的骨头的情况。
锰和钴很少缺乏。锰是催化酶系统必不可少的成分(钙化组织的合成,性腺,甲状腺的机能)。钴是维生素B12的基本成分。这些矿物元素会从食品中摄取,因此没有额外补充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