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容易长什么虫?
犬最常见的寄生虫病有蛔目、绦目、线虫目的蛔属、异尖属和蛔目的异尖科等,其中以蛔目的幼虫寄生在消化道内引起的肠炎症状最为常见。此外还有球虫目、吸虫目的姜片虫属和蛔目异尖科寄生虫,也能造成胃肠道病变甚至消化道阻塞或出血。 常见的体外寄生虫有蜱、虱和蚤类,这些寄生虫通过叮咬吸取动物和人类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等引起相应局部的炎症反应及全身中毒性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随着宠物的流行和传播,一些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人类的危害越来越严重。
1.蛔目(Heligmosomidae)是动物体内最大的寄生虫目之一,也是人体寄生虫中的最大类群。蛔目寄生虫形态结构相似,呈长圆柱状,顶端具有4条触手以及口器和消化器官。根据其生活的环境不同,分为肠道型和体外寄生型2种。目前发现的蛔目寄生虫能感染的宿主极为广泛,除鱼类外,绝大多数的哺乳动物都能被感染,其中以鸟类和兽类的感染率最高。
(1)传播:这类寄生虫主要靠消化道黏膜上皮细胞的吸收作用而侵入机体,当虫体进入消化道后被消化吸收,幼虫从肠道侵入血液或淋巴循环系统,进一步移行至肝、肺等器官,并在该处发育成较大的成虫。
(2)病症:①消化系统症状:食欲下降;采食速度减慢;呕吐;腹泻;粪便中出现虫体和虫体分解后产生的毒素;肠道蠕动加快,出现肠梗阻;②神经系统症状:嗜睡;反应迟钝;③其它:发热;营养不良;消瘦;贫血;皮肤瘙痒;淋巴结肿大。
2.绦目(Cestoda)寄生虫由圆筒状的幼虫期和螺旋形的成虫期组成,属于雌雄异形生物,且幼虫期无节,成虫期有线节。其生活史复杂,必须经过中间宿主才能完成。
(1)传播:主要通过进食被绦目寄生虫污染的水源和食物进行传播。其中淡水生鱼片是最主要的传播媒介,因此食用未煮熟的肉制品也可能导致这种寄生虫的感染。
(2)病症:通常表现为慢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症状多不明显,严重的可因消化功能紊乱、消化不良、食欲下降以致衰竭,出现便秘或腹泻,排出成型的软便,含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严重时会出现便血。
3.线虫目(Nematoda)线虫目的蛔属(Ascaris)、异尖属(Heligmosom)和蛔目异尖科(Heterakis)的寄生虫均可在消化道内繁殖,引起胃肠道功能障碍。其中蛔目的蛔属幼虫还可钻入胆道或消化道壁的皱褶内,使其出现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钻入消化道壁的皱褶内,使其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等症状,也可钻入消化道粘膜下层,引起炎性渗出,使患者出现腹泻。